H漫在线观看,精品国产精品国产偷麻豆,绿巨人APP下载汅API免费,久久亚洲私人国产精品VA

您好,歡迎訪問河南省種子協會官方網站!

新聞動態 發布日期:2008-09-12 10:26 來源:中國農業信息網

  《優勢農產品區域布局規劃(2003~2007年)》實施五年來,在黨中央、國務院的正確領導和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我國農業生產區域布局和優勢農產品產業帶建設取得了明顯的階段性成效,為應對“入世”挑戰,促進農業穩定發展和農民持續增收做出了重要貢獻,有力地支撐了國民經濟平穩快速發展。

  當前,我國農業農村經濟發展面臨著資源約束日益趨緊、農產品需求剛性增長、市場競爭更加激烈的新形勢,對保障農產品總量平衡、結構平衡和質量提升提出了更為嚴峻的挑戰。適應形勢的發展變化,立足資源稟賦,繼續深入推進優勢農產品區域布局規劃實施,顯得尤為迫切。必須進一步充實優勢農產品品種,優化農業區域布局,調整區域功能定位和主攻方向,進一步發揮好農業區域比較優勢;必須進一步適應農產品產業帶發展規律,明確優勢農產品產業帶建設的階段性要求,積極推進產業集聚和提升,進一步發揮好規劃的導向作用,推進農業區域化、專業化發展,促進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建設。

  按照2008年中央1號文件關于繼續搞好優勢農產品區域布局規劃和建設的要求,在總結上一輪規劃實施情況的基礎上,編制本規劃。

  一、《優勢農產品區域布局規劃(2003~2007年)》實施的主要成效與問題

  (一)主要成效

  經過五年的努力,《優勢農產品區域布局規劃(2003~2007年)》(以下簡稱《規劃》)確定的發展目標基本實現。《規劃》在農業基礎設施建設、農業科技成果應用開發和重大農業項目安排等方面發揮了重要的基礎性導向作用,促進了我國優勢農產品空間布局、品種結構、品質結構不斷優化,強化了資源合理利用,明顯提升了優勢區域的規模化、專業化、市場化和產業化水平,有效減緩了“入世”對我國農業的沖擊。

  1.優勢農產品區域化生產格局初步形成。五年來,優勢農產品生產日益向優勢區域集聚,“大而全、小而全”的生產格局進一步打破。糧食作物九大優勢產業帶初步形成,2007年水稻、小麥、玉米、大豆集中度分別達到98%、80%、70%和59%。經濟作物優勢區域在全國地位穩步上升,棉花、甘蔗、蘋果、柑橘集中度分別達到99.9%、63%、50.7%和54%,分別比2002年提高0.25個、5.6個、5.7個和4個百分點。養殖業優勢區域加快發展,肉牛和肉羊優勢產區地位繼續鞏固;奶牛優勢區域涉及的內蒙古、黑龍江、河北、山西、北京、天津、上海等7省市奶牛存欄量占全國比重達到50%;東南沿海優勢出口水產品養殖帶、黃渤海優勢出口水產品養殖帶、長江中下游優質河蟹養殖區“兩帶一區”布局趨于穩定,大黃魚、羅非魚和鰻鱺集中度均已超過80%。總體而言,我國優勢農產品區域集中度穩步提高,為優化農業生產力布局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2.優勢區域綜合生產能力穩步提升。五年來,中央出臺了一系列強農惠農政策,有力地推動了《規劃》的實施。國家優質糧食產業工程、大型商品糧生產基地、棉油糖生產基地、種養業良種工程、動植物保護工程等重大項目建設和良種補貼、農機購置補貼、科技入戶、測土配方施肥等重大財政專項實施,堅持以《規劃》為主要依據,重點向優勢區域傾斜,有力地推動了優勢區域內農業生產全面發展。九大糧食優勢產業帶對全國糧食增產的貢獻率超過85%,為糧食連續四年增產、自給率保持在95%以上做出了突出貢獻。棉花、油菜、甘蔗、蘋果、柑橘等優勢經濟作物良種覆蓋率明顯提高,2007年優勢區域產量分別為761.5萬噸、951萬噸、8177萬噸、1750萬噸、1193萬噸,占全國比重達到99.9%、90%、72.4%、63%、58%。肉牛、肉羊、奶牛優勢區域規模化、標準化養殖水平顯著提升,個體生產性能持續提高,發展方式開始轉變,其中,優勢區域牛奶產量達到2140萬噸,占全國的比重達到60.7%。出口水產品優勢區域內鰻鱺、對蝦、河蟹、羅非魚、貝類、大黃魚六大優勢水產品養殖總產量達682萬噸,占全國同類產品的比重達到49%。優勢區域綜合生產能力的提升,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確保主要農產品基本供給發揮了重要的支撐作用。

  3.優勢農產品產業化水平明顯提高。五年來,《規劃》有效地引導了各類生產要素向優勢區域聚集,一些龍頭企業紛紛進入優勢區域,帶動了優質種子種苗供應、農機作業服務、標準化生產、貯藏加工、農產品批發市場建設等生產性服務業的快速發展,加快了產加銷、貿工農一體化生產經營進程。玉米優勢區域內精深加工企業的聚集度不斷提高,2007年玉米訂單生產面積達到7940萬畝,比2002年增長124%。蔗糖工業集聚效應逐步顯現,全國90%以上的甘蔗制糖企業位于優勢區域內。2007年優勢區域內鮮蘋果機械冷藏量比2003年上升7個百分點,氣調貯藏量上升3個百分點,果品貯藏加工企業超過2200家,年處理量占蘋果產量的15%。乳品加工業快速發展,優勢區域內年銷售收入500萬元以上的規模乳制品加工企業達到256家,年銷售額近630億元,年均增長31.2%。深加工出口水產品貿易額占到了出口總額的46%,二、三產業產值占漁業經濟總產值的比重達到50%。農業產業化經營呈現出的蓬勃發展強勁勢頭,促進了優勢農產品產業帶建設向縱深挺進。

  4.優勢農產品競爭力不斷增強。五年來,優勢農產品比較優勢逐步顯現。一是優勢農產品品種品質結構不斷優化。2007年,水稻、小麥、玉米、大豆四大糧食品種優質化率分別達到72.3%、61.6%、47.1%、70.3%,分別比2002年提高了21個、31.2個、23個和24.4個百分點;蘋果、柑橘優質化率由30%分別提高到55%和50%;牛肉、羊肉優質化率分別達到35%、30%。二是優勢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持續提高。無公害、綠色、有機農產品穩步發展,“三品”大米生產面積分別達到5000萬畝、3000萬畝、50萬畝,無公害大米認證品牌近500個;生豬“瘦肉精”污染檢測合格率達98.4%,比2002年提高了5.6個百分點;水產品產地藥殘抽檢合格率穩定在95%以上。三是優勢農產品應對國際競爭的能力進一步增強。優質專用糧食品種的加快發展,有效替代了高品質糧食及產品的進口,小麥進口量穩中有降;2002~2007年我國年均進口食糖119萬噸,僅為加入世貿組織時承諾數的61%;兩大蘋果優勢區鮮蘋果出口量、出口額達到55萬噸和3.6億美元,分別占全國出口的54%和70%;東南沿海、黃渤海及長江中下游六大優勢水產品品種出口量83萬噸,占全國同類產品出口總量的98%,出口額34.7億美元,比2002年增長了1.5倍以上;對日鰻鱺出口量已占日本鰻鱺進口的90%以上,對美羅非魚出口量占據美國60%的羅非魚進口市場。優勢區域布局的不斷優化,提升了優勢農產品競爭力,有效拓展了國內國際市場。

  5.優勢區域農民收入快速增長。五年來,通過《規劃》的實施,推進了農業結構戰略性調整,優勢農產品生產效益穩步提升,農民在優質化、科技化、產業化、品牌化和市場化等多個環節中獲得的收益不斷增多。據對八個優勢區域的監測,2006年優勢農產品對農民收入的貢獻率比2002年提高了1.2~12個百分點。據對吉林玉米、河南小麥優勢區的典型調研,2006年吉林種植玉米每畝實際純收入235.13元,比上年增加136.51元,增長138.4%;河南種植優質小麥比一般小麥的畝均收益凈增40多元。2007年,甘蔗優勢區蔗農、優勢出口水產品“兩帶一區”內漁民人均收入比2002年分別增加500元以上和1100元以上。優勢農產品生產的發展,進一步挖掘了農業內部增收潛力,對促進區域內農民增收的作用日益顯現。

  實踐證明,《規劃》的實施,符合科學發展觀的要求,順應現代農業的發展潮流,優化了全國農業生產力布局,促進了農業結構戰略性調整向縱深發展,提高了我國農業國際競爭力,為強化農業基礎地位、保障主要農產品基本供給、持續增加農民收入作出了重要貢獻,必須堅定不移地深入推進。

  (二)主要問題

  雖然《規劃》實施取得了顯著成效,但受體制機制、經濟利益、地方政府重視程度和政策支持力度等多種因素的影響,《規劃》的引導功能尚未充分展現,區域布局仍不盡合理,基礎設施薄弱、社會化服務相對滯后、產業化組織化水平不高等問題在優勢區域依然突出。

  1.區域布局仍待進一步優化。《規劃》布局仍然存在品種少、范圍小,部分優勢品種區域主導地位不突出、上下游各產業之間相互銜接不夠緊密等問題,原有的功能定位和發展目標已不完全適應新時期農業發展需要。同時,隨著優勢品種日趨向優勢區域集中,同一區域內同一時期優勢產品之間競爭水土資源的矛盾逐步顯現,增加了主要農產品結構平衡的壓力。

  2.農業基礎設施薄弱。農田水利設施年久失修,農田節水剛剛起步,耕地質量下降,農業防災減災能力不強。畜禽圈舍建設落后,糞污處理設施不完善。農業機械化總體水平不高,棉花、油菜、甘蔗收獲機械化尚未取得實質性突破。農產品交易、倉儲、物流等基礎設施建設不配套,滯后于生產發展。

  3.農業社會化服務相對滯后。公益性服務體系運行舉步維艱,農技推廣服務體系改革不到位,農業技術推廣手段單一,且單項技術多,集成配套少,成果轉化率低。經營性服務組織發育程度低、現代化程度不高,服務能力有限,特別是專業化營銷組織不發達,產銷銜接不緊密,品牌多亂雜,運銷服務、質量標準、標識包裝等方面與發達國家存在較大差距。

  4.產業化、組織化水平不高。優勢區域內產業化企業規模小、帶動能力弱,與農民資本連接、服務支持、利益共享等一體化關系尚不完善,帶動農戶增收能力有限。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和行業協會數量少、規模小、不穩定的發展格局仍未根本改變,在政策傳遞、科技服務、信息溝通、產品流通等方面的作用尚未充分發揮。農業小生產與大市場的矛盾依然突出,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仍然較弱。

  5.扶持政策尚不完善。現有投向優勢區域的支農資金總量仍然不足,而且缺少支持優勢農產品產業帶建設的專項投資,難以滿足發展需要。優勢區域產業發展的政策性金融支持力度不夠,合作金融、民間金融發展滯后,農村金融體系功能不健全、服務不到位;農業政策性保險制度還不完善,農業風險分擔機制尚未完全建立。政府引導、農民主體、多方參與的優勢農產品產業帶建設長效機制尚未形成。

  二、繼續推進優勢農產品區域布局的重大意義

  當前,我國農村經濟社會發展已進入了統籌城鄉發展、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新時期。繼續推進優勢農產品區域布局,對于積極發展現代農業、繁榮農村經濟,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作用和長遠意義。

  (一)推進優勢農產品區域布局是走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道路的戰略選擇

  區域化布局是現代農業的基本特征之一。我國發展現代農業必須突破人均資源緊缺、生產規模狹小、組織化程度不高的制約瓶頸。上一輪規劃實施的實踐表明,優化農業區域布局,實行相對集中連片的規模化生產、專業化經營和市場化運作,能夠強化產前、產中、產后各環節的社會化服務,提升生產的組織化水平,促進產業鏈條延伸,有利于形成小農戶大基地、小規模大區域的發展格局,實現小生產與大市場有效對接,促進農業發展方式向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轉變,推動農業節能減排,為生態文明建設作出積極貢獻。因此,繼續推進優勢農產品區域布局仍將是在家庭承包經營基礎上,發展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的有效實現形式。

  (二)推進優勢農產品區域布局是優化資源配置、保障農產品基本供給的重大舉措

  在我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市場化、國際化進程加速推進的關鍵時期,人增地減和農產品需求剛性增長的趨勢不可逆轉。據統計,1997~2007年我國耕地面積凈減少1.23億畝,人口凈增了9000多萬,人均糧食占有量從412公斤下降到381公斤,保障糧食安全的任務更加艱巨。同時,部分農產品產需缺口越來越大,供求結構性矛盾日益突出。今后一個時期,確保農產品總量平衡的壓力和結構平衡的難度將越來越大。推進優勢農產品區域布局,在最適宜的地區生產最適宜的農產品,合理安排種養業制度,配套推廣應用先進適用技術,有利于充分挖掘資源、品種、技術和現代物質裝備的增產潛能,提高農業資源利用率、土地產出率和勞動生產率,增強主要農產品基本供給能力。這是在我國現實情況下,提升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的必然選擇。

  (三)推進優勢農產品區域布局是發揮比較優勢、增強農產品競爭力的客觀要求

  目前,國際農產品市場對我國農業的影響日益加深。我國大豆、棉花進口量已分別占國內消費的2/3和1/3,市場風險不斷增大。同時,國內外市場對農產品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一些農產品質量安全事件不僅影響國內生產和消費,而且影響農產品出口。繼續推進優勢農產品區域布局,有利于把優勢區域率先建成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的現代農業生產基地和示范基地,實現規模化、專業化、標準化生產,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產品質量和檔次,發揮區域比較優勢,增強我國農產品整體競爭力,使有競爭力的優勢農產品保持出口的良好勢頭,需要長期進口的農產品保持必要的自給率。

  (四)推進優勢農產品區域布局是促進農民持續增收、夯實主產區新農村建設產業基礎的有效手段

  繼續保持農民收入持續較快增長的勢頭,努力縮小城鄉收入差距,是當前乃至今后一個時期統籌城鄉發展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點和難點。大宗農產品生產的優勢區大多處于傳統農業主產區,培育具有較強競爭力的主導產業,打牢產業基礎,擴大市場份額,提升產業發展的綜合效益,依然是增加農業主產區農民收入的重要途徑。繼續推進優勢農產品區域布局,在進一步提高主產區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的同時,有利于帶動農產品加工、儲藏、運輸、營銷等相關產業的發展,延長優勢農產品的產業鏈條,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良性互動,不斷夯實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產業基礎,逐步形成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的新格局。

  三、新時期推進優勢農產品區域布局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總體目標

  (一)指導思想

  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圍繞黨的十七大提出的走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道路的總體要求,準確把握我國農產品供需的階段性特征,遵循自然規律和經濟規律,按照“因地制宜、突出優勢、強化基礎、壯大產業”的總體思路,明確優勢產品和優勢區域發展定位與主攻方向,推動產品空間集聚和產業升級整合,促進農業發展方式轉變,形成更加科學合理的農業生產力布局,加速農產品產業帶發展進程,把優勢區域建設成為保障主要農產品基本供給的骨干區、發展現代農業的先行區、促進農民持續增收的示范區,進一步強化農業基礎建設,加快現代農業發展步伐,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二)基本原則

  1.堅持以市場為導向。遵循市場經濟規律,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從區域資源優勢出發,面向國內國際市場,瞄準現實和潛在需求,進一步優化品種結構和品質結構,引導標準化、專業化生產,促進優勢農產品量的增長和質的提升。同時,圍繞保障主要農產品基本供給,切實加強政府宏觀調控,通過科學調整布局,政策扶持引導,強化科技支撐,全面增強優勢農產品產出能力,促進農產品總量平衡、結構平衡和質量提升。

  2.堅持區域合理分工。按照全國主體功能區規劃有關要求,以發揮比較優勢為出發點,立足區域資源稟賦,綜合考慮產業基礎、市場條件以及生態環境等方面因素,打破行政區域界限,根據不同農業地區的主體功能定位,進一步明確農產品優勢區域的布局和產業發展目標,在嚴格保護耕地和重點生態功能區的基礎上,促進生產要素在空間和產業上的優化配置,引導農業結構調整向有利于保護耕地的方向進行,加快形成區域特色鮮明、產業分工合理、產業體系完備的農業發展新格局。

  3.堅持產業整體構建。立足優勢品種和優勢區域基礎,促進產業集聚和提升,促使優勢區域資源稟賦與優勢品種布局相匹配,優勢區域種養業與加工、流通等環節相銜接,主導產業與農村服務業等相關產業相協調,加快優勢產業生產、加工、流通一體化進程,著力培育專業合作組織,加速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和優勢產業集群,不斷提高產業整體素質、效益和競爭力。

  4.堅持統籌協調推進。借鑒發達國家的建設經驗,充分認識優勢農產品產業帶建設的長期性、復雜性、艱巨性,切實發揮規劃和政策的引導、調控作用,加強部門間、區域間聯合協作,調動各方積極性,統籌利用資金、技術、人才等各類資源,建立分工明確、行動協調、持之以恒的良好機制,努力形成推動優勢農產品區域布局工作的合力。

  5.堅持尊重農民意愿。始終堅持農村基本經營制度,穩定和完善土地承包關系,充分尊重農民生產經營自主權,保障農民的市場主體地位。通過政策引導、市場帶動、信息服務等途徑,調動農民自覺自愿發展優勢農產品生產的積極性,不搞違背農民意愿的強迫命令和“一刀切”。

  (三)總體目標

  力爭經過八年的努力,使優勢農產品區域布局更加優化,優勢農產品質量、效益和競爭力明顯提高,優勢區域對保障農產品基本供給、促進農民增收的能力進一步增強。到2015年,重點培育16個關系國計民生、具有重要戰略地位、對農民增收帶動作用明顯的優勢農產品,形成一批國內外有一定影響的優勢農產品產業帶,建設一大批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的優勢農產品生產重點縣(市、區、旗、團、場,以下簡稱縣),形成一批規模化、標準化、設施化、品牌化的現代農業產業示范區。通過區域布局的優化,推動優勢農產品產業帶建設在5個方面得到強化:———區域農業功能得到強化。優勢農產品區域化、規模化、專業化生產水平顯著提升,一批新的優勢產業帶穩步崛起,區域資源得到合理高效利用,比較優勢得到進一步發揮,分工合理、優勢互補、各具特色、協調發展的優勢農產品區域布局基本形成,有效應對國內外市場競爭。

  ———農產品基本供給能力得到強化。優勢區域內農業基礎設施進一步改善,綜合機械化水平不斷提高,科技支撐能力顯著增強,農產品單產水平不斷提升。優勢區域糧食在全國總產量中的比重保持在90%左右,棉油糖比重分別達到99%、95%、84%,柑橘和蘋果比重分別達到80%左右,牛羊肉比重分別達到45%和48%以上,牛奶達到83%,水產品達到85%以上。

  ———農產品質量安全得到強化。優勢農產品質量標準體系日益完善,標準化生產水平顯著提高,質量安全檢測能力整體提升,質量追溯制度基本建立,全程監管能力不斷加強,市場法規更加健全,市場秩序更加規范,市場美譽度、知名度穩步提高,確保人民群眾吃上、用上健康營養、質量安全的放心農產品,滿足市場消費升級換代的新需求。

  ———資源高效利用得到強化。優勢區域內農村沼氣、秸稈利用、農漁機具節能、農業主要投入品有效利用等農業節能減排技術得到廣泛應用,化肥、農藥、水資源、農用能源利用效率顯著提高,農業廢棄物綜合利用水平進一步提升。農產品加工企業節能減排技改步伐不斷加快。循環農業發展模式初步形成,農業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農業生態環境明顯改善。

  ———現代農業產業體系構建得到強化。優勢區域內現代經營理念深入人心,主導產業不斷壯大,農產品加工業規模化、集團化水平顯著提升,現代農業農村服務業加速發展,優勢農產品產加銷、貿工農一體化程度明顯提高。農村公共產品和服務供給實現跨越發展,聚集各類生產要素能力明顯增強。

  四、優勢農產品區域布局與發展重點

  (一)優勢產品與優勢區域的確定

  1.優勢品種的確定。堅持充分發揮區域比較優勢,立足國內實現主要農產品的基本自給,努力擴大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優勢農產品出口份額,全面提升農業產業的發展質量,不斷推進現代農業的發展進程,是新時期優勢農產品產業帶建設的根本任務和優勢農產品品種確定的基本依據。為此,在上一輪規劃選定的品種基礎上,按照總體布局、重點建設的思路和既繼承又發展的原則,本規劃選擇確定16個品種。

  ———保留的品種。包括水稻、小麥、玉米、大豆、棉花、油菜、甘蔗、蘋果、柑橘、生豬、奶牛等11個品種。這些品種國內消費需求量大,生產有潛力,是確保國內基本供給或具備較強出口優勢的主要農產品。

  ———調整的品種。包括肉牛、肉羊、出口水產品3個品種。其中,考慮到肉牛、肉羊2個品種在發展思路、重點和相關扶持政策上存在一定差異,本規劃將上一輪規劃中肉牛肉羊品種分開,作為兩個品種。針對斑點叉尾鮰和藻類出口勢頭強勁的實際情況,將其納入優勢出口水產品之列。

  ———新增的品種。包括馬鈴薯、天然橡膠2個品種。馬鈴薯既是增糧作物,又是增收作物,近年來發展勢頭迅猛;天然橡膠是我國重要戰略物資,供需缺口逐年增大。考慮到這2個品種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地位逐步提升,本規劃將這2個品種納入規劃范圍。

  2.優勢區域的確定。經過五年的發展建設,絕大多數優勢區域生產集中度進一步提高,生產規模進一步擴大,但也確有少部分縣的生產優勢有所減弱,有的甚至喪失。本規劃對上一輪規劃品種,根據其生產發展變化的實際情況,按照“大穩定、小調整和相對集中連片”的原則,對優勢區域重新進行確認和劃定,并細化到縣;對新增品種,按生產優勢選擇重點縣,劃定優勢區域。

  (二)16個優勢品種區域布局與發展重點

  1.水稻。水稻是我國口糧消費的主體,依靠國際市場調劑國內需求的余地極為有限,戰略地位十分重要。我國水稻已連續四年持續增產,目前產需基本平衡,但結構性矛盾突出。未來稻米消費將呈增長趨勢,受比較效益低、“雙改單”趨勢明顯、水田面積減少以及機械化水平低、良種良法不配套等因素制約,播種面積增加有限,單產提高難度較大,穩定供給壓力將長期存在。

  區域布局:著力建設東北平原、長江流域和東南沿海3個優勢區。其中,東北平原水稻優勢區主要位于三江平原、松嫩平原、遼河平原,主要包括黑龍江、吉林、遼寧3個省的82個重點縣,著力發展優質粳稻;長江流域水稻優勢區主要位于四川盆地、云貴高原丘陵平壩地區、洞庭湖平原、江漢平原、河南南部地區、鄱陽湖平原、沿淮和沿江平原與丘陵地區,主要包括四川、重慶、云南、貴州、湖南、湖北、河南、安徽、江西、江蘇10個省(市)的449個重點縣,著力穩定雙季稻面積,逐步擴大江淮粳稻生產,提高單季稻產量水平;東南沿海水稻優勢區主要位于杭嘉湖平原、閩江流域、珠江三角洲、潮汕平原、廣西及海南的平原地區,主要包括上海、浙江、福建、廣東、廣西、海南6個省(區、市)的208個重點縣,穩定水稻面積,著力發展優質高檔秈稻。

  主攻方向:立足國內生產,滿足消費需求,穩步發展粳稻,大力發展優質稻,不斷優化品種和品質結構,提升產業發展水平。一是穩定和擴大種植面積,加強稻田保護,穩定和增加雙季稻生產;二是加強優質水稻品種選育與推廣,規范發展輕簡栽培技術,加大病蟲害綜合防治力度,加快全程機械化進程,提高水稻單產和品質;三是加強大中型骨干水利工程和田間配套設施建設,增強防災減災能力,穩定提升生產能力;四是扶持龍頭企業,加快優勢區域稻米產業化步伐,打造世界稻米名優品牌,提高經濟效益。

  發展目標:到2015年,優勢區水稻面積穩定在4.4億畝左右,占全國的98%;產量占全國的比重達到99%。優質率達到80%,比2007年提高8個百分點。綠色、有機認證基地面積分別達到5000萬畝、500萬畝。發展水稻訂單種植1億畝以上,培育國家級稻米精品名牌20個左右。

  2.小麥。小麥是我國的基本口糧作物,在糧食安全、生態環境保護中的作用突出。2004年以來,我國小麥基本實現全程機械化,播種面積恢復增加,單產和總產持續快速增長,產需總體平衡。但是,我國優質專用品種比例偏低,高檔強筋小麥和弱筋小麥仍需從國際市場進口。隨著消費需求的剛性增長,加之受資源約束趨緊影響,確保小麥基本自給、滿足優質化需求難度依然較大。

  區域布局:著力建設黃淮海、長江中下游、西南、西北、東北5個優勢區。其中,黃淮海小麥優勢區包括河北、山東、北京、天津全部,河南中北部、江蘇和安徽北部、山西中南部以及陜西關中地區,主要包括336個重點縣,著力發展優質強筋、中強筋和中筋小麥;長江中下游小麥優勢區包括江蘇、安徽兩省淮河以南、湖北北部、河南南部等地區,主要包括73個重點縣,著力發展優質弱筋和中筋小麥;西南小麥優勢區包括四川、重慶、云南、貴州等省(市),主要包括59個重點縣,著力發展優質中筋小麥;西北小麥優勢區包括甘肅、寧夏、青海、新疆,陜西北部及內蒙古河套土默川地區,主要包括74個重點縣,著力發展優質強筋、中筋小麥;東北小麥優勢區包括黑龍江、吉林、遼寧全部及內蒙古東部,主要包括16個重點縣,著力發展優質強筋、中筋小麥。

  主攻方向:圍繞小麥基本自給、滿足市場需求,在穩定發展的前提下,不斷優化品種結構,大力發展優質專用品種,著力提高小麥種植效益和加工制品質量。一是千方百計穩定種植面積,進一步鞏固、提升小麥生產機械化水平,大力推行規模化種植,形成穩定的商品生產能力;二是實行標準化生產和管理,大力推行節水灌溉、精量半精量播種、覆蓋栽培、科學施肥等先進適用技術,著力降低生產成本,提高小麥單產水平;三是優化品種結構,積極發展強筋、中強筋、中筋和弱筋小麥,改善品質,提升質量;四是大力發展產業化經營,促進生產和流通協調發展,打造特色鮮明、效益顯著的優勢產業帶,全面增強小麥綜合生產能力和市場競爭能力。

  發展目標:到2015年,優勢區種植面積3.18億畝,占全國總面積的93.6%以上;產量達到10523萬噸,占全國的比重達到95.2%;優質率達到85%以上。優勢區專用小麥播種面積明顯擴大,小麥加工邁上新臺階,產業綜合效益明顯提高。

  3.玉米。玉米是我國重要的糧食、飼料和工業原料兼用作物。近年來,我國玉米面積、產量逐年增加,發展勢頭良好,供求基本平衡。但由于玉米功能用途的拓展,在飼用玉米平穩增長的同時,工業消費特別是用于生產燃料乙醇的玉米數量增長迅猛,需求增長趨快。目前我國玉米生產仍受優良品種相對較少、區域性適用技術普及率低、機械化收獲技術尚未普及以及農田基礎設施落后等因素的制約,增產幅度難以跟上消費增長速度,實現玉米供求平衡任務艱巨。

  區域布局:著力建設北方、黃淮海和西南3個優勢區。其中,北方玉米優勢區包括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寧夏、甘肅、新疆,陜西北部、山西中北部、北京和河北北部及太行山沿線的玉米種植區,主要包括233個重點縣,著力發展籽粒與青貯兼用型玉米;黃淮海玉米優勢區包括河南、山東、天津,河北、北京大部,山西、陜西中南部和江蘇、安徽淮河以北的玉米種植區,主要包括275個重點縣,著力發展籽粒玉米,積極發展籽粒與青貯兼用和青貯專用玉米,適度發展鮮食玉米;西南玉米優勢區包括重慶、四川、云南、貴州、廣西及湖北、湖南西部的玉米種植區,主要包括67個重點縣,著力發展青貯專用和籽粒與青貯兼用玉米。

  主攻方向:以滿足國內需求和增加農民收入為目標,堅持食用消費優先為原則,在發展玉米生產的基礎上調節好消費需求。一是充分挖掘復種指數潛力,穩定增加玉米播種面積。加強農田基礎設施和耕地質量建設,提高農機作業水平,不斷改善玉米生產條件。二是大力推廣以“一增四改”(合理增加種植密度、改種耐密品種、改套種為平播、改粗放用肥為配方施肥、改人工播種收獲為機械化作業)為重點的高產配套技術,著力提高玉米單產水平。三是鞏固并加強北方玉米優勢區和黃淮海玉米優勢區的地位,積極挖掘西南玉米優勢區生產潛力,著力扶持和發展青貯玉米。四是堅持“不與人爭糧”的方針,嚴格控制玉米燃料乙醇等工業消費增長速度,合理調節玉米深加工產品的生產及出口,適當增加玉米儲備,不斷提高宏觀調控能力。

  發展目標:到2015年,優勢區玉米面積穩定在3.1億畝以上,占全國玉米總面積的70%左右;產量達到1.4億噸,占全國的比重達到80%,在滿足國內玉米需求方面發揮骨干作用。玉米精深加工附加值大幅提高,專用玉米訂單生產比例達到30%。

  4.大豆。大豆是我國進口量最大的農產品。2004年以來,我國大豆產量連年下降,進口急劇增加,目前對外依存度已超過60%。由于“兩低一高”(單產水平低、含油率低、生產成本高)問題尚未從根本上解決,加之基礎設施薄弱、科技水平低、生產裝備落后、組織化程度低,國產大豆競爭力弱的狀況難以在短期內改變,生產供給不足、主要依靠進口的態勢將長期存在,亟需明確市場定位,提高比較效益和單產水平,增強市場競爭力。

  區域布局:著力建設東北高油大豆、東北中南部兼用大豆和黃淮海高蛋白大豆3個優勢區,其中,東北高油大豆優勢區包括內蒙古東四盟和黑龍江的三江平原、松嫩平原第二積溫帶以北地區,主要包括59個重點縣;東北中南部兼用大豆優勢區包括黑龍江南部、內蒙古的通遼赤峰及吉林遼寧大部,主要包括22個重點縣;黃淮海高蛋白大豆優勢區包括河北、山東、河南、江蘇和安徽兩省的沿淮及淮河以北、山西西南地區,主要包括36個重點縣。

  主攻方向:統籌油用、糧用大豆生產協調發展,努力保證食用大豆供給,著力提高高油大豆自給率。一是積極恢復和擴大種植面積。全面貫徹落實國家恢復油料生產的各項政策措施,充分發揮我國大豆非轉基因、綠色、無污染的優勢,重點擴大東北大豆玉米輪作面積,發展黃淮海間套復種面積。二是著力提高單產水平。加強農田基礎設施建設,強化優良新品種的選育推廣,普及應用機械化栽培和收獲技術,努力提高大豆綜合生產能力。三是提升組織化和社會化服務水平。發展壯大大豆產銷組織,引導加工企業與原料生產基地建立密切聯系,努力發展訂單生產,逐步改變大豆加工企業和產區脫節的狀況。

  發展目標:到2015年,優勢區大豆種植面積達到9776萬畝,占我國大豆總種植面積的67.4%,比2005~2007年3年平均增加800萬畝,其中,含油率21%以上的高油大豆面積達到60%以上,蛋白質含量45%以上的高蛋白大豆面積達到30%;產量達到1579萬噸,占全國的比重達到72.6%;平均單產達到161公斤/畝,比2007年提高64公斤。

  5.馬鈴薯。馬鈴薯是我國第五大糧食作物,糧菜飼兼用,加工用途多,產業鏈條長,增產增收潛力大,因其營養豐富,被譽為“地下蘋果”和“第二面包”。近年來,我國馬鈴薯種植面積和產量穩步提高,在增加食品營養源、豐富市場食品種類、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中的戰略地位日益突出,未來發展空間十分廣闊。但是,我國馬鈴薯生產也面臨著優質高產品種缺乏、脫毒種薯供應不足、耕作方式粗放、機械化水平低、貯藏技術和加工增值程度低等因素的制約,亟需提升生產、加工、貯藏、流通水平,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區域布局:著力建設東北、華北、西北、西南、南方5個優勢區。其中,東北馬鈴薯優勢區包括東北地區的黑龍江和吉林2省、遼寧北部和西部、內蒙古東部地區,主要包括34個重點縣,著力發展種用、加工用和鮮食用馬鈴薯;華北馬鈴薯優勢區包括內蒙古中西部、河北北部、山西中北部和山東西南部地區,主要包括44個重點縣,著力發展種用、加工用和鮮食用馬鈴薯;西北馬鈴薯優勢區包括甘肅、寧夏、陜西西北部和青海東部地區,主要包括51個重點縣,著力發展鮮食用、加工用和種用馬鈴薯;西南馬鈴薯優勢區包括云南、貴州、四川、重慶4省(市)和湖北、湖南2省的西部山區、陜西的安康地區,主要包括182個重點縣,著力發展鮮食用、加工用和種用馬鈴薯;南方馬鈴薯優勢區包括廣東、廣西、福建3省,江西南部、湖北和湖南中東部地區,主要包括82個重點縣,著力發展鮮食用薯和出口鮮薯品種。

  主攻方向:圍繞做大做強馬鈴薯產業,推進脫毒種薯、加工專用薯和鮮食用商品薯協調發展,堅持種薯先行、科技興薯和產業帶動的戰略方向,主攻單產,提高品質,提升生產、加工、儲藏、流通水平。一是積極開發和選育優質專用高產品種。建立新型的馬鈴薯種薯繁育和推廣體系,引進、選育和推廣馬鈴薯高產優質多抗專用新品種,擴大脫毒種薯供種能力。二是加快節本高效栽培技術的集成推廣。組裝集成推廣脫毒專用品種、少(免)耕栽培、覆膜栽培、節水灌溉、測土配方施肥、病蟲害綜合防治、機械化生產等關鍵技術,強化科技支撐。三是加強市場流通體系和貯藏能力建設。改善市場流通條件,促進產銷銜接;研究開發、示范推廣適合不同生態區設施和農戶的貯藏保鮮與管理技術,增強貯藏能力,減少貯藏損失,提高商品質量。四是積極扶持馬鈴薯加工業發展。充分發揮龍頭企業帶動作用,實施標準化、規模化生產,培育名牌產品。

  發展目標:到2015年,優勢區馬鈴薯播種面積達到1.1億畝,占全國總面積的91.7%;產量達到1.39億噸,占全國的比重達到92.7%。建成高產高效的良種繁育體系和完善的種薯質量控制體系,脫毒種薯面積占總種植面積的50%以上,專用薯面積和訂單面積分別占20%和30%以上,加工比例達到25%。貯藏損失率控制在10%以下。

  6.棉花。我國加入世貿組織以來,紡織品出口快速增長,帶動紡織工業迅速發展和紡織用棉需求大幅增加,棉花供求關系已由基本平衡進入到產不足需階段,未來依靠大量進口滿足國內紡織工業需求的市場風險進一步增大。我國棉花生產長期面臨著價格大起大落、面積大增大減的突出問題。同時,品種“多亂雜”、基礎設施條件差、病蟲危害嚴重、機械化水平低等因素也制約著棉花生產的穩定發展,需要采取綜合措施加以解決。

  區域布局:著力建設黃河流域、長江流域、西北內陸3個優勢區。其中,黃河流域棉花優勢區包括天津、冀東、冀中、冀南、魯西南、魯西北、魯北、蘇北、豫東、豫北、皖北、晉南、陜西關中東部地區,主要包括146個重點縣;長江流域棉花優勢區包括江漢平原、洞庭湖、鄱陽湖、南襄盆地、安徽沿江棉區、蘇北灌溉總渠以南地區,主要包括60個重點縣。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兩個優勢區著力提高棉花品質一致性,有效控制異性纖維混入。西北內陸棉花優勢區包括南疆、東疆、北疆和甘肅河西走廊地區,主要包括98個重點縣,穩定發展海島棉,著重提高纖維強力和原棉一致性,擴大異性纖維治理成效。

  主攻方向:立足提高國內自給率,穩定面積、優化布局、主攻單產、改善品質、創新機制、提高效益。一是加強棉田水利設施和基礎地力建設,提高抗災保豐收能力;二是加快品種創新和良種推廣,提高品種的抗病蟲、耐鹽堿、耐干旱和高產穩產等能力,突出抓好節水、節肥、節藥等省工節本技術研發應用;三是加快推廣采棉機具,減輕勞動強度,緩解用工緊張矛盾,降低生產成本,穩定植棉收益;四是加強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提高生產組織化、規模化、專業化和標準化水平。

  發展目標:到2015年,3大優勢區棉花綜合生產能力明顯提升,植棉面積穩定在8500萬畝左右,單產水平提高到95公斤/畝左右,皮棉總產達到810萬噸左右,力爭滿足國內需求量的50%以上。品種品質結構明顯改善,陸地長絨棉、中長絨棉、中短絨棉之比由2∶93∶5調整為5∶85∶10。

  7.油菜。油菜是我國最重要的油料作物之一,菜籽油占國產植物油總量的40%以上。2004年以來,我國油菜生產持續下滑,到2007年油菜總產比歷史最好年份減少19.8%。隨著植物油需求的增長,未來油菜籽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亟需突破勞動力成本高、機械化程度低、良種良法不配套、生產效益差等制約瓶頸,恢復和擴大綜合生產能力,增加油菜籽市場供給。

  區域布局:著力建設長江上游、中游、下游和北方4個優勢區。其中,長江上游油菜優勢區包括四川、貴州、云南、重慶和陜西5省(市),主要包括101個重點縣,著力發展高產、高含油量、耐濕、抗病“雙低”油菜;長江中游油菜優勢區包括湖北、湖南、江西、安徽4省及河南信陽地區,主要包括166個重點縣,著力發展早熟、多抗、高含油量的“雙低”優質油菜;長江下游油菜優勢區包括江蘇、浙江兩省,主要包括24個重點縣,著力發展高含油量、抗病、中早熟、耐裂角和耐漬優質油菜;北方油菜優勢區包括青海、內蒙、甘肅3省(區),主要包括27個重點縣,著力發展抗旱、抗凍的優質甘藍型特早熟春油菜。

  主攻方向:增加油菜籽供給、減少國內食用油進口。一是積極開發冬閑耕地,擴大種植面積;二是依靠科技創新,加大新品種新技術研究力度,努力提升油菜生產技術水平,加快油菜機械化生產進程,著力提高單產、改善品質;三是加強標準化、良種化、產業化、機械化生產示范基地建設,改善基礎設施條件,提升綜合生產能力;四是鼓勵、扶持一批有規模、上檔次的國內龍頭企業,培育相關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完善與農民利益聯結機制,提高生產組織化、產業化水平。

  發展目標:到2015年,優勢區油菜播種面積達到1.39億畝,約占全國油菜總面積的95%;平均單產138公斤,產量達到1912萬噸;優勢區適合直播和機械化收獲新品種得到廣泛應用,“雙低”油菜普及率達到90%以上;商品油菜籽芥酸和硫甙含量達到農業部部頒標準,含油量達到43%以上。

  8.甘蔗。甘蔗是我國主要的糖料作物,面積、產糖量分別占常年糖料面積、食糖總產量的85%和90%以上。2007年,我國甘蔗總產量和產糖量均創歷史新高,基本滿足國內市場需求。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飲食結構的變化和新型能源開發步伐加快,甘蔗作為重要的糖能兼用作物,戰略地位將更加凸顯,亟需解決品種單一退化、病蟲危害嚴重、肥水管理不合理、機械化發展滯后等問題,切實提高單產水平和含糖率,持續穩定保障食糖安全。

  區域布局:著力建設桂中南、滇西南、粵西瓊北3個優勢區。其中,桂中南甘蔗優勢區包括33個縣,著力發展高產高糖品種;滇西南甘蔗優勢區包括18個縣,著力發展耐旱高產高糖品種;粵西瓊北甘蔗優勢區包括9個縣,著力發展高糖高抗性品種。

  主攻方向:圍繞確保食糖基本自給、保障食糖安全的任務,穩定甘蔗生產面積,切實提高甘蔗單產和蔗糖分。突出抓好甘蔗生產能力、科技支撐能力和產業化發展3項重點,加強蔗田基礎設施、良種科研和繁育體系、產業支撐體系和社會化服務體系等建設,大力發展甘蔗機械化深耕深松與收獲,完善甘蔗與食糖價格聯動機制,全面提高我國甘蔗綜合生產和可持續發展能力,促進種蔗農民增收。

  發展目標:到2015年,優勢區甘蔗種植面積達到1780萬畝,占全國甘蔗總面積的74%;平均畝產提高到5.4噸,蔗糖分達到15%;甘蔗產量達到9600萬噸,產糖量增加到1140萬噸,優勢區域甘蔗產量和產糖量分別占全國的84%和88%以上。

  9.蘋果。蘋果是我國最具競爭力的農產品之一。近年來,在優勢區帶動下,我國鮮蘋果出口量和濃縮汁出口量穩定增長,出口創匯能力明顯提升。目前,我國蘋果出口量和出口額分別居世界第一、第五位,正由世界蘋果生產大國向產業強國邁進,亟需在優良品種培育、栽培技術配套、老果園更新、產后處理、組織化經營等方面縮小與世界先進國家的差距,鞏固提高國際競爭力,擴大出口。

  區域布局:著力建設渤海灣和黃土高原2個優勢區。其中,渤海灣蘋果優勢區位于膠東半島、泰沂山區、遼南及遼西部分地區、燕山、太行山淺山丘陵區,包括山東、遼寧、河北3省的53個縣,著力發展鮮食品種;黃土高原蘋果優勢區位于陜西渭北和陜北南部地區、山西晉南和晉中、河南三門峽地區和甘肅的隴東及隴南地區,包括陜西、甘肅、山西、河南4省的69個縣,著力發展鮮食品種,加快發展加工鮮食兼用品種。

  主攻方向:圍繞促進蘋果出口和深加工,穩定面積,提高單產,提高優質果率,增強貯藏加工能力和市場開拓能力。一是改革苗木繁育體系和現有栽培技術體系,實施病蟲害綜合防治,強化對有害生物的檢疫;二是建立標準化生產示范基地,加強果園基礎設施建設,逐步實施可追溯制度,建立中國的良好農業生產規范(GAP);三是提高產業化經營水平,大力扶持加工貯藏龍頭企業,加快發展社會化服務,開發保鮮技術和完善冷鏈系統,提高蘋果產業整體素質和產品附加值。

  發展目標:到2015年,優勢區蘋果種植面積達到2000萬畝左右,總產量達到2800萬噸,占全國的比重達到82%左右。平均單產達到1400公斤/畝,優質果率每年增加1個百分點。產后加工處理能力達到優勢區內總產量的40%,鮮蘋果和濃縮汁出口分別占全國出口份額的70%、99%。

  10.柑橘。柑橘是世界上產量最大的水果種類,是我國具有較強競爭力的果品。近年來,我國柑橘產業發展迅速,種植規模不斷擴大,總產量穩步提升,鮮食柑橘出口量逐年遞增,橘瓣罐頭產量和出口量均已超過世界的70%,柑橘產業正成為產區農民增收的支柱產業。未來柑橘市場需求將繼續保持較快增長勢頭,為柑橘產業持續較快發展提供了良好機遇,但也面臨著科技支撐不足、基礎設施薄弱、生產管理粗放落后、采后處理能力弱等問題,亟需加以解決。

  區域布局:著力建設長江上中游、贛南—湘南—桂北、浙—閩—粵、鄂西—湘西、特色柑橘生產基地5個優勢區。其中,長江上中游柑橘優勢區位于湖北秭歸以西、四川宜賓以東、以重慶三峽庫區為核心的長江上中游沿江區域,主要包括38個重點縣,著力發展鮮食加工兼用柑橘、橙汁原料柑橘和早、晚熟柑橘;贛南—湘南—桂北柑橘優勢區位于江西贛州、湖南郴州、永州、邵陽和廣西桂林、賀州等地,主要包括44個重點縣,著力發展優質鮮食臍橙;浙—閩—粵柑橘優勢區位于東南沿海地區,主要包括50個重點縣,著力發展寬皮柑橘、柚類和雜柑類;鄂西—湘西柑橘優勢區包括湖北西部、湖南西部地區,主要包括24個重點縣,著力發展早熟、極早熟寬皮柑橘;特色柑橘生產基地包括南豐蜜橘基地、嶺南晚熟寬皮橘基地、云南特早熟柑橘基地、丹江庫區北緣柑橘基地和云南、四川檸檬基地,主要包括20個重點縣,著力發展極早熟、早熟寬皮柑橘等特色品種。

  主攻方向:以提高我國柑橘產業的整體競爭力、擴大出口、減少進口為主攻任務,按照鮮食、加工并舉的發展思路,重點開發鮮食柑橘和柑橘加工品兩大類,寬皮柑橘、甜橙、檸檬、柚類和其他特色產品以及橘瓣罐頭、柑橘汁6種主導產品。一是努力優化產業結構、品種結構、熟期結構,構建與現代柑橘生產相適應的育、繁、推一體化生產技術體系;二是加強鮮果商品化處理和高效安全貯藏能力建設,開發示范深加工工藝,提升果實綜合利用水平;三是促進品牌整合,推進規模化經營,大力發展果業合作經濟組織、產業化經營及社會化服務體系,實現小生產與大市場的對接。

  發展目標:到2015年,培育形成3~5個特色鮮明、世界知名的優勢柑橘區,8~10種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柑橘產品以及一批有實力的知名品牌。優勢區柑橘栽培面積達到2100萬畝,占全國70%;產量達到2430萬噸,占全國的比重達到80%;平均單產達到1噸/畝以上,加工原料單產2噸/畝左右;等級(商品)果比例達到75%,其中優質果率提高到60%以上;鮮果出口量超過140萬噸,橘瓣罐頭產量達70萬噸左右,繼續保持出口優勢。

  11.天然橡膠。天然橡膠是重要的戰略資源和工業原料。2007年我國天然橡膠的產量居世界第六位。隨著國內消費需求的不斷增加,目前我國天然橡膠自給率不足1/4,缺口巨大,亟需解決生產中存在的優質種苗供給嚴重不足,低產膠園比例高、更新速度慢,加工標準化程度較低,產品結構不合理等問題,優化橡膠生產布局,挖掘生產潛力,增強國內供給能力。

  區域布局:著力建設海南、云南、廣東3個優勢區。其中,海南天然橡膠優勢區包括18個縣,著力發展高產抗風優良品種;云南天然橡膠優勢區包括29個縣,著力發展抗寒高產新品種;廣東天然橡膠優勢區包括13個縣,著力發展抗風、抗寒高產速生品種。

  主攻方向:以增加我國天然橡膠總產量、促進膠農增收、提高產業整體經濟效益、增強競爭力為主要任務,依靠科技進步,轉變發展方式,提高產業集約化水平。一是在保護生態環境和生物多樣性的前提下,加快膠園更新改造,強化撫育管理,穩步擴大植膠面積;二是加強良種苗木基地建設和關鍵技術攻關,加快優良品種和配套技術推廣,全面提高生產技術水平;三是調整優化加工布局,在優勢區新建或改建一批符合國家節能減排標準、年產量萬噸以上的加工廠,優化產品結構,增加專用膠比重,提高產品質量,實現天然橡膠產業向技術效益型轉變。

  發展目標:到2015年,優勢區橡膠樹種植面積達到1320萬畝,新膠園良種覆蓋率達到100%,平均單產達到96公斤/畝,年產干膠80萬噸以上,占全國的比重穩定在99%左右。建成達到國家節能減排要求的標準化大型天然橡膠加工廠46家,完善產品質量監控體系,全面提高天然橡膠質量。

  12.肉牛。近年來,我國肉牛業持續快速發展,區域布局不斷優化,肉牛飼養的規模化、組織化程度不斷提高,牛肉產量持續增長,產品質量不斷提高,屠宰加工能力顯著增強,為滿足人們不斷增長的肉類需求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未來城鄉居民對牛肉的消費將不斷增加,肉食結構中牛肉的比重將不斷上升,對肉牛業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當前,肉牛業基礎母牛存欄量下降、專用肉牛品種缺乏、投入水平低、產業鏈條短等問題比較突出,亟需進一步提升肉牛業綜合生產能力,確保基本供給。

  區域布局:著力建設中原、東北、西北、西南4個優勢區。其中,中原肉牛優勢區包括山東、河南、河北、安徽4省的51個縣,著力滿足京津冀都市圈、環渤海經濟圈和長三角地區優質牛肉需求;東北肉牛優勢區包括吉林、黑龍江、遼寧、內蒙古、河北5省(區)的60個縣,在滿足本區域優質牛肉需求同時,著力開拓東北亞市場;西北肉牛優勢區包括新疆、甘肅、陜西、寧夏4省(區)的29個縣,在滿足本區域優質牛肉需求同時,著力開拓中亞、中東市場;西南肉牛優勢區包括四川、重慶、云南、貴州、廣西5省(區、市)的67個縣,著力滿足本區域和華南地區優質牛肉需求。

  主攻方向:以滿足城鄉居民對牛肉產品的基本需求為主要任務,鼓勵規模育肥,實行集中屠宰,強化品牌銷售,轉變發展方式,提高肉牛產業綜合生產能力。一是新建及擴建一批種公牛站、肉牛良種繁育場和鄉鎮人工授精站,完善良種繁育體系;二是扶持養牛大戶和肉牛養殖小區牛舍標準化改造,配套建設化糞池或沼氣池,推行標準化飼養;三是鼓勵和支持發展糧、經、飼三元結構種植,配套建設青貯和氨化設施,建設優質安全飼草料供應體系;四是加強飼喂、飼草料生產加工、疫病綜合防治等先進適用技術推廣,不斷提高養殖效益和質量安全水平;五是制定活牛出欄、胴體質量和牛肉質量評價體系,扶持龍頭企業,完善加工和流通體系,努力形成中國特色現代肉牛產業體系。

  發展目標:到2015年,優勢區肉牛綜合生產能力得到較大幅度的提高,牛肉產量達到320萬噸,年均增長達到3.6%以上,滿足國內牛肉需求的45%以上。建立完善的地方良種保護體系,良種覆蓋率達到70%,牛肉優質率達到50%以上,平均胴體重達到200公斤左右。優勢區50%的規模養殖戶參與肉牛產業相關的專業合作組織,組織化和規模化程度顯著提高。優勢區已有品牌不斷發展壯大,采用部位分割和冷鏈運輸的牛肉市場占有率達到60%以上。

  13.肉羊。隨著肉羊區域化生產格局逐步形成,我國繼續保持了世界第一羊肉生產大國的地位,生產方式轉變加快,雜交改良推廣面積不斷擴大,羊肉產量持續增長,質量顯著提高。隨著我國城鄉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斷提高,消費觀念逐步轉變,未來羊肉消費量將呈上升趨勢。但是,肉羊業仍然面臨良種覆蓋率低、專用飼料供應不足、養殖方式落后、加工流通企業規模偏小等制約因素,必須加快改造和發展步伐。

  區域布局:著力建設中原、中東部農牧交錯帶、西北和西南4個優勢區。其中,中原肉羊優勢區包括山東、河北南部、湖北、山西東部、河南、江蘇和安徽7省的56個縣,著力發展秸稈舍飼肉羊養殖;中東部農牧交錯帶肉羊優勢區包括山西、河北北部、內蒙古、遼寧、吉林、黑龍江6省(區)的32個縣,著力發展高檔肉羊養殖;西北肉羊優勢區包括甘肅、寧夏、新疆、陜西4省(區)的44個縣,著力發展無污染優質肉羊養殖;西南肉羊優勢區包括四川、云南、貴州、重慶、湖南5省的21個縣,著力發展山羊養殖。

  主攻方向:以良種繁育體系和加工體系建設為突破口,加速改造傳統養殖方式,大力培育優勢品牌,提高肉羊養殖效益,增加農牧民收入。一是新建和擴建一批省級原種場、縣級繁育場和鄉鎮改良站,構建良種繁育體系;二是建設標準化生產示范基地,支持標準化羊舍、青貯窖及其相關設施建設,提高舍飼規模化養殖水平;三是推行秸稈飼用技術,積極開發利用菜餅粕和單細胞蛋白等非常規飼料資源;四是充分發揮龍頭企業的帶動作用,完善加工流通市場體系,提高肉羊產業化水平。

  發展目標:到2015年,建設4個具有飼草資源、品種資源、市場資源優勢的肉羊優勢區,優勢區羊肉產量達到240萬噸,年均增長5.5%,滿足國內家庭羊肉消費需求的48%以上;良種覆蓋率達到60%,出欄肉羊平均胴體重達到16.5公斤左右,優質羊肉的比重達到50%以上;50%的規模養殖戶參與肉羊產業相關的專業合作組織;品牌肉銷售量占到優勢區羊肉產量的60%以上。

  14.奶牛。近年來,在奶牛優勢區的帶動下,我國奶業持續高速發展,涌現出一批明星企業和知名品牌,取得了顯著的成效。目前,我國人均奶制品消費量僅相當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4、發達國家的1/12,發展空間廣闊。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消費需求,必須妥善解決奶牛飼養方式落后、良種化程度不高、奶業產業化組織化程度低、乳及乳制品市場不規范、標準體系不完善等問題,促進奶牛養殖業健康發展。

  區域布局:著力建設京津滬郊區、東北內蒙、中原、西北4個奶牛優勢區。其中,京津滬郊區奶牛優勢區包括北京、上海、天津3市的17個郊縣,著力提高奶業現代化水平,加快產加銷一體化進程,保障市場供給;東北內蒙奶牛優勢區包括黑龍江、遼寧和內蒙古3省(區)的117個縣,著力發展規模化、標準化奶牛養殖;中原奶牛優勢區包括河北、山西、河南、山東4省的111個縣,著力發展專業化養殖場和規模化小區,大力提高奶牛單產;西北奶牛優勢區包括新疆、陜西、寧夏3省(區)的68個縣,著力發展舍飼、半舍飼規模化養殖,大力提高飼養管理水平。

  主攻方向:以提高奶牛單產水平和養殖比較效益為主要任務,著力提高優勢區奶業集約化、標準化、優質化水平和國際競爭力,示范帶動全國奶業發展。一是加強奶牛良種繁育,建設奶牛原良種場、種公牛站、改良中心、配種站、生產性能測定和良種登記信息中心;二是加強奶源基地建設,扶持標準化奶牛養殖小區(場),大力發展奶農專業合作社,建設機械擠奶站;三是大力推廣先進適用技術,積極推進奶牛群體改良、高效繁殖、標準化規模飼養、青貯和優質牧草生產加工、疫病防治和原料奶質量控制技術;四是完善乳品質量標準、檢測體系,加強奶業預警信息體系建設,促進奶牛優勢區持續健康發展。

  發展目標:到2015年,優勢區內奶牛存欄量達到1700萬頭,牛奶產量達到5400萬噸,占全國奶類產量的比重提高到83%以上。機械化擠奶普及率不斷提高,原料奶質量進一步改善。良種繁育、疫病防治、飼草飼料生產、技術推廣、原料奶收購等支持與服務體系進一步健全和完善,標準化規模生產水平明顯提高。

  15.生豬。豬肉是我國城鄉居民最重要的肉食品來源,占我國肉類總消費量的62.5%,在飲食結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養豬業是保障我國食物安全的基礎產業,具有“豬糧安天下”的戰略意義。近年來,我國生豬規模化養殖發展迅速,生產水平不斷提高。未來我國豬肉需求總量仍將繼續剛性增長,但受資源環境約束、基礎設施與服務體系不健全、產業化程度低、生豬疫病防控形勢嚴峻和產業保護機制不完善等多種因素影響,確保生豬生產持續穩定健康發展的任務十分艱巨。

  區域布局:著力建設沿海、東北、中部和西南4個生豬優勢區。其中,沿海生豬優勢區包括江蘇、浙江、廣東、福建4省的55個縣,著力發展現代化養殖,確保一定的自給率;東北生豬優勢區包括吉林、遼寧、黑龍江3省的30個縣,著力發展規模化養殖,確保京、津等大中城市市場供應;中部生豬優勢區包括河北、山東、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7省的226個縣,著力發展健康養殖,穩定提高調出能力;西南生豬優勢區包括廣西、四川、重慶、云南、貴州5省(區、市)的126個縣,著力發展各種類型的生態養殖,提高規模化養殖水平,拓寬市場空間。

  主攻方向:以確保生豬生產平穩增長、保障基本供給、滿足國內需求為主要任務,大力推行規模化經營、標準化生產、組織化管理。一是加強良種繁育體系建設,完善現有種豬場,配套建設原種場、擴繁場、種公豬站,提高種豬質量;二是加強標準化養殖基地建設,大力發展養殖大戶,推行規范化、標準化生產,實現糞便排放的減量化、資源化和無害化;三是加強質量監控體系建設,加快質量標準的制修訂和推廣應用,完善種豬、飼料、獸藥等投入品使用的監控手段,建立產品質量追溯制度;四是扶持龍頭企業技術改造和升級,擴大加工能力,提高產品質量;五是建立監測預警體系。

  發展目標:到2015年,4個優勢區生豬年出欄達到4億頭,出欄率達到150%以上;生豬調出量達到2.4億頭,占出欄總量的比例達到60%;每頭存欄豬年產肉量提高到120公斤,豬肉總產量達到3240萬噸;規模養殖的比重達到65%以上,良種繁育體系進一步完善;豬肉品質明顯改善,質量安全監控體系基本完善,生豬生產逐步實現無公害化;生豬產品出口增加到80萬噸。

  16.出口水產品。近年來,我國繼續保持了世界第一水產養殖大國和水產品貿易大國地位。2007年,水產品出口額達97.4億美元,占農產品出口額的26.3%。出口水產品優勢養殖區域產業結構不斷優化,組織化程度逐步提高,發展方式明顯轉變,產業發展進入相對集中、規模化、產業化開發階段。當前,影響我國出口水產品競爭力的主要因素是產品質量安全問題尚未根治、出口企業創新能力弱、國際貿易摩擦加劇,對繼續鞏固我國出口水產品在國際市場的地位,擴大水產品出口形成了更大的壓力。

  區域布局:著力建設黃渤海出口水產品優勢養殖帶、東南沿海出口水產品優勢養殖帶、長江流域出口水產品優勢養殖區3個優勢區。其中,黃渤海出口水產品優勢養殖帶包括天津、河北、遼寧、山東4省(市)的62個縣,著力發展對蝦、貝類、河蟹、海藻;東南沿海出口水產品優勢養殖帶包括浙江、福建、廣東、廣西、海南5省(區)的121個縣,著力發展鰻鱺、對蝦、貝類、大黃魚、羅非魚、海藻;長江流域出口水產品優勢養殖區包括江蘇、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慶、四川7省(市)的102個縣,著力發展河蟹、斑點叉尾鮰、鰻鱺、海藻。

  主攻方向:圍繞培育主導產業優勢明顯、產業集群日益壯大、競爭力顯著增強的3大出口水產品優勢產業帶,加快構建現代漁業產業體系,鞏固和強化水產品在我國大宗農產品出口中的重要地位。一是大力推行健康養殖模式,積極推動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繼續實施“水產健康養殖推進行動”,建設資源節約、環境友好、可持續健康發展的水產養殖業;二是切實抓好全過程質量安全監管,從源頭治理、生產自律、市場準入、科技創新和保障體系等方面加強水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能力建設;三是加快培育專業合作組織和行業協會,充分調動和發揮行業自我協調、自我管理、自我約束的作用,規范養殖和經營行為,加快漁業組織化、產業化進程。

最新主推品種

婷婷基地.com| 免费AV在线| 久久婷婷丁香七月色综合| 国产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漫画 | 999久久久免费精品播放| 精品国产三级A∨在线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