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0日,記者從中國農業科學院2011年工作會議上獲悉,“十二五”期間,中國農科院將著力加強現代農業發展支柱學科群建設,積極推進新興交叉學科發展,從農業科技基礎性工作、基礎與應用研究、高技術發展、共性與關鍵技術研究到技術集成與示范縱深配置,不斷強化戰略性、全局性、基礎性、關鍵性重大科學技術研究,引領全國農業科學技術創新的方向,在農業生物資源、生物育種、生物獸藥、現代農業裝備、生態環境保護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培育形成一批具有重大應用價值和自主知識產權的突破性科技成果,有效解決一批事關我國農業產業發展全局的核心技術問題,切實提高科技對主要農產品有效供給的保障能力、對農民增收的支撐能力、對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的引領能力,為我國現代農業發展提供強大的科技支撐。
中國農業科學院院長翟虎渠對記者說,當前我國正處在改革發展的關鍵時期,農業農村經濟正步入加快改造傳統農業,走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道路的重要階段,要確保未來國家糧食安全,確保農民收入持續增長,確保農業可持續發展,迫切需要持續提升農業科技自主創新能力,進一步挖掘農業生物遺傳潛力,進一步延長農業產業鏈,大力發展集約化、輕簡化種養技術和農業防災減災技術,將我國以生物技術為主導的農業生產技術體系轉變為生物技術與機械化技術相結合的農業生產技術體系,大幅度提高農業資源利用率、農業勞動生產率和土地產出率。中國農科院作為全國農業科技創新的國家隊、主力軍,必須緊緊抓住“十二五”大有可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大力加強農業科技自主創新,為我國現代農業發展提供強有力的科技支撐。
翟虎渠告訴記者,“十二五”期間,中國農業科學院將按照“引領創新、支撐產業、主導合作、和諧發展”的原則,牢牢把握“三個中心一個基地”的發展方向,著力突破促進現代農業產業發展的關鍵核心技術,著力突破增強我國農業國際競爭力、保障國家糧食安全、農產品質量安全生產、生態安全的戰略高技術問題,著力突破農業及農村經濟發展中重大公益性、共性、基礎性技術問題,重點加強創新能力建設,大力培育具有重大應用價值和自主知識產權的突破性科技成果,努力造就一批德才兼備、國際一流的頂尖人才和創新團隊;加強成果轉化和產業支撐能力建設,提高科技對主要農產品有效供給的保障能力,提高科技對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的引領能力;加強決策咨詢能力建設,提升對國內外農業、農村科技發展形勢的預測、判斷、分析能力,增強國家農業宏觀決策和農業科技宏觀戰略的話語權;加強科研協作能力建設,堅持“以我為主,為我所用”,大力推進農業科技國際交流與合作,堅持協作共贏,推進全國農業科技的大聯合大協作,促進共同發展;加強科研服務能力建設,形成布局合理、特色鮮明、裝備先進、功能完善、運轉高效、資源共享的具有國內一流水平的科研服務支撐體系;加強管理能力建設,形成有利于促進農業科技進步和創新、符合農業科技發展規律的充滿活力的機制體制。
據翟虎渠透露,“十二五”期間,中國農業科學院的主要任務是緊緊圍繞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建設,以發展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農業為目標,以促進現代農業發展為主線,立足世界農業科技前沿,著力加強農業科學技術原始創新,積極搶占農業科技競爭制高點,突出解決農業生產重大科技問題,培育一批具有重大應用價值和自主知識產權的突破性科技成果;緊密圍繞農業部中心工作和農業農村經濟發展熱點問題,努力提高農業科研的針對性、實效性,創新農業科技成果轉化與推廣機制體制,強力支撐農業農村經濟發展;大力實施領軍人才培養工程、科技創新團隊建設工程、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工程、青年科技創新人才培養工程、科研輔助人才優化工程等五大科技人才專項培養工程,培養凝聚一批優秀的領軍人才和結構合理、動態優化的創新團隊;深入推進國際合作全球戰略布局,建立重大國際合作平臺,爭取重大科技合作項目,全面提升國際合作能力和國際影響力;以支撐自主創新能力提升為中心,以重大科研設施、科技平臺體系、試驗基地體系建設為重點,以國家投資為主體、多渠道資金支持為保障,全面、快速推進現代科研院所基礎條件建設,形成一批高水平的農業科技創新平臺和成果轉化基地,為科技創新提供強有力的物質基礎;以引領全國農業科技事業發展為目標,加強科研協作,構建新型高效創新與轉化協作體、推進學科建設共同體、搭建學術交流載體,著力構建科研協作長效機制,引領凝聚全國農業科研力量協作創新;堅定不移地加強黨的建設、創新文化建設、精神文明建設,構建和諧院所,營造風正氣順的科研氛圍,為科技創新和改革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據了解,“十一五”以來,中國農科院緊緊圍繞國家重大需求,以現代農業發展支柱學科群建設為先導,以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為核心,扎實推進“三個中心、一個基地”建設,取得各類科技成果643項,獲獎成果336項,其中國家級一等獎2項、二等獎23項,省部級獎152項;獲各項專利授權675項,獲審定新品種358個、新品種保護權78項、新獸藥證書36個、軟件著作權201個;中國小麥品種品質評價體系建立與分子改良技術、矮敗小麥及其高效育種方法的創建與應用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獲得了轉基因三系雜交棉、超級稻、禽流感-新城疫重組二聯活疫苗、植酸酶玉米等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世界領先的重大農業科技成果,不斷涌現的突破性成果引領了全國農業科學技術的創新和發展。在科技興農方面成效顯著,共組織科技下鄉7.2萬人次,舉辦現場展示會、觀摩會、技術培訓、技術講座、技術咨詢等活動1.1萬場次,直接或間接培訓基層技術人員和農民283萬人次,發放科技圖書、資料等1468萬份,推廣新品種1722個、新技術153項,新品種、新技術示范推廣面積累計4億畝,推廣禽類18億羽、牲畜6300萬只(頭);應用“矮敗小麥”育種技術已育成32個新品種;國產抗蟲棉的種植面積已占到全國抗蟲棉種植面積的95%,全國累計推廣1.67億畝,新增產值超過470億元;以“中雙9號”為代表的一批雙低油菜新品種,年均推廣2500萬畝,覆蓋我國油菜種植面積的1/3以上;大豆新品種“中黃13”累計推廣3000多萬畝,“中黃35”創畝產402.5公斤新記錄。農業科技國際合作與交流不斷深入,已與81個國家、CGIAR等33個國際組織、6個跨國公司及蓋茨基金會建立了合作關系,組織申請各類國際合作項目800余項,組織召開100多個大型國際會議、科學家峰會、學術專題研討會和培訓班,國際地位顯著增強。創新團隊整體效應逐步顯現,全面啟動的科技創新團隊建設工程已遴選出首批13個院級優秀科技創新團隊、90個所級重點科技創新團隊,基本形成了以院士為“龍頭”,以國家級專家、部級專家、政府特殊津貼專家、杰出人才為主體的高層次專業技術人才隊伍。科技基礎設施和科技平臺建設邁上新臺階,新爭取國家農業圖書館、國家農業生物安全科學中心、國家畜禽改良中心等重大科研設施類項目7個,完成了農產品質量標準與檢驗檢測中心、航天育種工程建設,中國農作物基因資源與基因改良重大科學工程通過了國家驗收;新增省部級以上科技平臺120個,其中國家重點實驗室1個,農業部重點實驗室12個,國家工程實驗室1個,國家工程技術中心4個,農業部轉基因質檢中心9個,國家農產品加工技術專業分中心8個,農業部野外臺站4個,極大地提升了科技平臺的運行效率和水平。“十一五”目標任務的圓滿完成,為中國農科院實現新時期跨越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